八一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八一中文网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73章 建阳固名士也

第473章 建阳固名士也

推荐阅读:

王文龙知道接下来的十几年东林党上台,为了表示自己明正典刑,大明对于日本的贸易严禁程度会远超赵子明等人的想象。

赵子明觉得自己在杭州的人脉很广,但是按原历史没过几年他就会被抓,他的案子还会被做成通蕃的案件典型,对赵子明的审问和调查由浙江巡抚高举亲自督办,最后直接把他这杭州第一号的纺织商搞死,连带为赵子明跑船的大海主周学诗也被流放。

在此之后朝廷党争越发剧烈,参与党政的人物谁都怕被对方说是通敌卖国,日本又没有游说大明朝廷政策的能力,对日本的海禁几乎没有解除的可能。

历史上此后日本人所需的生丝越来越难从中国商人手里获得,于是转道寻找欧洲人帮忙,第一条路径是中国的生丝出口到南洋,日本人再从澳门、马尼拉等地找西班牙商人购买,第二条路径则是从台湾等荷兰人处中转走私。

大明明明可以直接把出口利益权挣到口袋里,却自己搞了个制度,有钱不挣,反而让海主找欧洲人做中间商,让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挣得盆满钵满,帮助他们殖民台湾。

听到王文龙的话,在场的商人脸上都露出失望神色。

江浙对日贸易量非常庞大,在场的丝绸、药材商人,几乎都在和日本做些走私生意,海禁如果真的如王文龙所说在未来十多年都不能开放,他们的生意就难做了。

至于钱谦益这类名士,他们已然深入江南士绅阶级的利益关系网,他们结交的大人物不少都是可以在朝廷眼皮底下做着对日贸易的,对于这些走私商所受到的困境自然没有什么同感。只不过这种气氛下他们也不会多说话就是。

赵子明的忧郁神色没有旁人那么深,他在杭州海商之中是顶级人物,自觉禁海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海禁毕竟增加了运输成本,他继续问道:“建阳先生可有相关建议?”

“如今福建海上正在开发台湾岛……”王文龙的话似乎答非所问。

能弄出这么奇葩的贸易政策,也无怪乎在欧洲人的记载中大明朝廷是一个神经刀一般喜怒无常的形象。

众人已经谈到建立走私基地的事情,钱谦益也怕他们说的太多,牵扯到在场的文人,打断笑道:“放着这么一位大家在,何不说些更有趣的内容?我建议咱们继续谈论诗文,今日会上谁再说铜臭之事便自罚一杯。”

李如椿点头道:“我今年所看诗文之中最喜欢的就是建阳先生的两首,《读荒政考》《佛堂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写的实在太有气力了,振奋人心!”

赵子明追问:“先生的意思是浙江商人也去参与台湾开发?”

王文龙笑着说道:“浙江商人若是愿意参与台湾开发,是为中华文明拓展土地添砖加瓦,想来福建海商也是欢迎的。”

在场众人都能听懂王文龙的意思,海禁对抗不了,应该早做准备,王文龙推荐的办法就是在台湾准备一个走私基地。

赵子明虽然对王文龙的建议不完全相信,但也决定过一阵子派人去台湾岛考察一下。

而在场的许多商人也都生出同样想法。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