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八一中文网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304|第 304 章

304|第 304 章

推荐阅读:

毕竟这祥瑞佳禾岂不该先献天子, 送往京里御田种下?

他这回只怕是求不得的,只先垫个话儿,在两位大人心里存个印象,来日实验田里结得稻子多了, 再求良种也方便。

宋院长竟是十分痛快地答应了。

于知州大出意外,不禁提醒他们:“这些稻谷曷不先献入京中作种?”

宋时将手中慢慢摇着的折扇一合,在掌心敲了一记,笑吟吟地说:“这杂交水稻是尽我们这么多进士、举子、书生、儒士的智力交汇而成,岂能像那些天生天养的谷物一般随意洒进地里便成了?必定是从育种到栽种都有学问在里头,若将它当作平常稻谷随意种种,那长出来的也必是平凡稻谷。”

这一片实验田里收的稻谷, 算计下来竟真有亩产千斤之数。

即便在数百年后的现代,亩产千斤也曾是个神话。

亲手培育出它们的桓宋理学院师生看到这产量都欢喜欲狂。不光是他们这些专家, 亲力耕种的老农, 巡视护持的庄户,居住在这一里、这一州的百姓……

亩产千斤的惊世奇闻从实验基地飞快地传遍崖州, 乃至整个琼州府, 又飞一般传播过海, 从湖广、广西、福建等沿海大省向北方流传。凡听见这个产量的人, 无不将其当作神迹——

也幸亏他们曾有过制造磷肥, 种出十三穗佳禾的功绩作背书, 换个人说种出千斤稻, 只怕先要接受一波质疑。

咦?难不成这良种种下也能结出劣谷?

于知州吃了一惊,实在不愿信,又不敢置疑他们这种出祥瑞的人,定了定神问道:“莫非种这瑞谷也有什么秘法?恕下官无礼,却是想替治下问一问,两位院长将来可愿将种法传与百姓?”

桓大人虽是个“院士”,可他也还是院长的夫婿,就当是个太上院长,含糊一点两人并称院长也是可以的。

这个叫法儿恰称宋院长的意,他含笑点了点头,大方地说:“正是有些技术难题、技术要点要教给诸人。凡家中有意种杂交水稻者都须来听课,要能管事的人,听懂的、学通的我们才肯给他种。”

但此时质疑的声音都被狂热压了下去。

儒生高颂“盛世无饥馁”, 作诗文纪念千斤稻;庄家烧香拜佛,盼这种子早日传到自己家乡来;脑子活的商人则已收拾好了行装,往琼州求购良种。

崖州于知州也寻到宋桓二人门上, 问他们能否将多余的粮种卖给本州百姓——

崖州虽地处偏僻, 也是累世耕读,常出进士的地方。那些高门大户到衙门托他代向两位大人求些种粮,他也不能拂人脸面。

不过他自己来时, 心里也不是很有底。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