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八一中文网 > 江山热血美人 > 第十七章 亳州鏖战-1

第十七章 亳州鏖战-1

推荐阅读:

众大臣纷纷表示要加大剿贼力度,再组建征伐大军,讨平逆贼,以解亳州之围。魏征却力排众议道:“臣以为,征讨并非上策,如今天下初定,百姓渴望安居乐业,实不宜再大动干戈;况我国财力、物力匮乏,难以支持南北两场战争。臣以为,当前应实行北征南抚之策,即集中全力平定北番叛乱,而对杨贤杰宜以招安慰抚为上。”

臣相房玄龄、杜如晦也赞同魏征的意见,认为“招安为上”。太宗准奏,决定派遣使者往亳州招安。

这时,逆军攻打亳州已经半月有余。

亳州,皖北重镇,本是三国时曹操的故里,城墙高厚,易守难攻,更兼城下有一古隐兵道,相传为曹操所建,双道并行、交错、贯穿全城,可隐数十万兵马于其中,而外人若不得其入口,根本就攻之不进。吴忠孝等盘踞于此,自然是将隐兵道又大加改进,可从军营直通到城上,攻守极为便利。

逆军别无他法,唯有架着云梯强攻,然而唐军拼死顽抗,逆军苦攻半月,毫无进展,反而死伤甚众。

李林也是一员名将,武艺不凡,但在龙颜、张忠、龙彪等将的夹击下也显得信心不足,只得且战且退。

可怜十几万唐军,来时何等浩浩荡荡、气吞河山,撤退时却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真是兵败如山倒,反差何其之大!

撤到半路,遇到了从信州败退下来的江道成。原来,信州兵力空虚,只有一千余人守卫。杨贤杰兵一到,信州军自知无力抵抗,只好开城投降。江道成听得信州失守,心急如焚。这倒不是信州是屯积官粮之所,而是信州乃是他的老巢,信州一失,他还有何地安身?便也不及通知吴忠孝,亲自带兵赶去救援。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江道成偏和吴能、吴直的兵马抢道而行。双方都急急慌慌,只顾赶路,结果互不相让,挤死、踩死了不少人。

杨贤杰又乘机率军截杀。唐军自然大败。

当下败兵合在一处,也顾不得再去夺回信州,竟绕过信州,向北撤往亳州去了。逆军趁机掩杀,一直追杀到亳州城下,将亳州围了个风雨不透。

退入亳州的唐军,止剩得七、八万人,而且所有的粮草辎重皆被焚毁或落入逆军手中。那落荒而逃的宇文虎等人也还比较幸运,随着败军逃入了亳州城中。贤杰的兵马则已经壮大到了十五万,可谓兵多将广,彻底逆转了整个战局。

令吴忠孝略感欣慰的是,女儿吴巧也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吴忠孝也没过多责备她,只是令她好好休养,自己则到中军安排守城事宜。当下令宇文虎守东门、江道城守北门、李林守西门,吴忠孝亲自守南门。调拨停当后,传令众兵将只可紧守,不可出战,等待救援。

却说贤杰也对攻城作了安排,令龙彪攻西门、张忠攻东门、高家兄弟攻北门,自己率领大军攻南门。

败报传到长安,太宗又坐不住了,这一日又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太宗道:“众位爱卿,如今北番未平,秦元帅不能班师,南方吴元帅又剿贼失利,连同大将宇文虎、江道成、李林皆被围亳州城,这如何是好?”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